海量财经丨六大板块协同发力!国瓷材料一季度业绩稳健增收,经营性现金流暴增171.16%

4月26日,国内高端陶瓷材料领军企业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瓷材料”)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公司实现了稳健的业绩增长,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17.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80%;扣非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4.88%。

市场布局持续优化
六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国瓷材料主营业务涵盖电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疗材料、新能源材料、精密陶瓷、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六大板块,各板块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电子材料板块在2024年表现尤为突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MLCC介质粉体生产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报告期内,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以及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公司MLCC介质粉体销量逐步回升,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催化材料板块作为公司的另一大支柱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突破超薄壁、低热膨胀载体技术壁垒,满足了国六、欧六排放标准的需求,并配合客户完成了国七、欧七标准产品的储备工作。随着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及重卡、乘用车领域需求释放,催化材料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两年核心增长板块。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了牙科用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粉体业务的技术改造和专线升级工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快速烧结、分层渐变、荧光等新品的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了产品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此外,为充分把握新能源领域发展机遇,公司以高纯氧化铝、勃姆石为战略支点卡位新能源赛道,推出多款锂电池正极添加剂的核心辅材,成功将滴定法氧化锆微珠的应用延伸至正负极研磨领域。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金属异物管控和产品交付能力,已成为锂电池行业涂覆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精密陶瓷板块是公司以材料为核心,向下游延展产业链的平台,公司具备从陶瓷粉体、陶瓷基片到金属化的纵向一体化优势,该板块受益于新能源车与高端制造需求拉动,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板块凭借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管理优势,成功推出“康立美”数码纺织墨水,积极打造了该板块的第二增长曲线。

前十大股东新进机构投资者
经营性现金流暴增171.16%
尽管一季度净利润增速(1.80%)低于营收增速,但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88%,显示主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6.77%,虽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应收账款管理效率提升及存货周转率优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156.58万元,同比增长171.16%。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7.29亿元,虽占总资产比例仍达18.88%,但较年初减少2.3个百分点,显示资金回笼速度加快。
负债端,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19.59%,有息负债从6.22亿元缩减至4.61亿元,降幅达25.91%。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率为76.93%,短期偿债能力稳健。此外,公司流动比率3.01、速动比率2.28,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股东层面,国瓷材料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4.26%,股权集中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旗下“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新晋成为前十大股东,取代了上年末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于2025年1月完成1亿元股份回购,占总股本的0.5778%,此举不仅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也为后续股权激励或市值管理预留空间。
国瓷材料董事长张曦在年报致辞中强调,公司将坚持“技术驱动、高端引领”战略,聚焦新能源、AI、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推动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2025年,公司计划投入超5亿元用于高端氮化硅粉体、快速烧结氧化锆等项目研发,并加速陶瓷轴承球、齿科材料等产品的市场渗透。 

相关产品

评论